我最开始接触女性学是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选修了这门课。第一节上课的时候,主讲老师问我们每一个人为什么要选这门课,当时有一个男生的回答我记得非常清楚,他说想了解现代女性的想法。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他在走廊里走的时候,看到对面来了一位女生,他就把推拉门拉开,很绅士地想让女生先过去。结果那个女生不仅不感
永远也干不完的家务是中国多数已婚女性生活桎梏 |
实际上,社会和谐首先是两性和谐。目前两性关系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女性参政的问题,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我参加过一个人口大会,一个计生委的领导在大会上说如果保持目前的性别比例的话,二十年之后男性找对象会很困难。女婴怎么会比男婴少?自然出生比是接近一比一,失衡之后隐藏的是对胎儿的选择和性别偏好。再比如说受教育的问题,包括女生入学率,女生不同专业性别比例等问题。研究中发现,小学课本中关于对世界认识的疑惑,一般都是由爸爸或者爷爷来回答。一节物理课上,物理老师进门第一句话就说:“真邪门了,这次我们班物理考试第一名是个女生。”老师认为正常情况下男生的物理成绩应该比女生好。这些都可以纳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再有就是就业不平等。现在北京有个说法,就业三难是女生难、文科难、低学历难,这是整个社会对于女性就业的歧视,是性别关系不平衡在就业上的体现。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女性地位高了”“男性都成了受气包”之类的言论,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拿参政来说,我们国家女性参政比例很低,这一届中央委员中只有五位女性,正部级干部里面只有19个,其中两个还是代职。对于政治,女性如果不能参加,就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通过统计学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群体的声音要被听到,那么至少要在整体中占到1/3。北欧的几个女性参政比很高的国家基本达到了40%-50%,而我们目前的状况,女性人大代表全体举手表决一个案例都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达不到“被听见的声音”的程度。
从社会教育状况看,我们的入学率、辍学率都是女生比较高。特别在农村,当经济条件受限制时,多子女家庭在选择时不是看谁聪明,谁更适合读书,而一般都倾向于让男孩子受教育。农村之所以不送女孩子去读书,是因为很多农民认为这是一件“娘家投资,婆家受益”的事情。
另外,在儿童教育甚至是社会氛围中也体现着这种性别不平等。一本儿童教材中有一则看图说话,内容是说:“小兰病了,爸爸忙着上班,妈妈请假带她看病。”这个看图说话,也是我们社会的现实,妈妈是请了假带小兰去看病,说明妈妈是个职业妇女,跟爸爸一样要上班,但是到年底的时候妈妈因为带孩子看病、粉刷房子、照顾老人等请了很多假,出勤率没有爸爸高,自然也就评不上先进个人,也许还会因此丧失很多工作上的机会和奖励。这本儿童教材让孩子们从小就形成这样一个刻板印象:爸爸是去上班的,妈妈则是可以随时请假的。
我最近在电视上、地铁上看到了一些广告,比如一个方便面的广告:我想泡你。这么低俗的一句话,作为广告它就顺理成章了。第二个广告:你愿意和我睡觉吗?这是个床垫广告。第三个:上我一次,终身难忘。这是一个网络广告。第四个:挺起来,做女人。挺起胸膛,这里被借用到丰胸广告上。这些广告就是借用色情暗示,让人腻味却又不能跟它理论。北京的一个高楼上打了这样一个广告:你想要第二套房子吗?广告语上下分行,一行字大一行字小,结果远远看去就成了“你要二房吗?”据说交警发现这个路段经常堵车,原来有些开车经过的男人被广告语吸引,都放慢了速度暗记电话号码。还有人造美女的广告、吸脂手术的广告等等,由于利益驱动,几乎很少有人关注吸脂手术的死亡率是其他手术的20倍到60倍。只有铺天盖地的给吸脂手术贴金的广告,而没有死亡率的警告。有人说人造美女不能说是对女性的压迫,这是女性自己的选择。我要问的问题是:女性为什么怕丑呢?她怎么就不能素面朝天呢?她是如何做出这样痛苦的自我选择的呢?
目前在家庭领域中有一个热点问题,如果我们把社会中适龄人群按照综合指标,比如外貌、经济状况、受教育状况、家庭情况等进行打分,最高层次为5分,最低1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男性通常会找比自己分数低的女性,而女性是往上找的,有两类人是没人要的:5分的女性和1分的男性。我们发现,男性关注的条件跟女性关注的条件差距很大。比如说有这样一位男士:42岁,未婚,化学博士,很有能力,很实在。这样介绍的话可能女方会同意见面,因为女方会把它总结成:有知识,实在。但是如果是同样条件的女士,男方连见面的兴趣都没有。因为他要找老婆,不是找博士。现在大学中也有一种说法:人分三种,男生、女生、女博士生。女博士已经被当作另类来看待了。现实生活中,大家对于条件非常好的女性是有偏见的。可能打5分的女性说,我不在乎对方是几分,只要相处得好就行。但是问题是,男性一般不会寻找一个条件比自己好或者相当的女性作配偶,这实质上还是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现在女性比男性社会地位高的家庭,90%都是婚后形成的。生活中给女性的教训就是:混得差不多就行了,像2分3分的,想嫁谁都行,别努力了半生到了5分的层次,最后没人要。这样一来,也就没有人鼓励女性继续学习、进步了,因为对于一个5分的女人,只有5+的男人可以选择。当人们评价男女两性的能力和贡献时,人们会说女性缺乏能力,否则怎么都是3分的?弄到最后我们自己也糊涂了,好像自己就是缺乏能力,不能干,也就放弃了。女性的一生可能是这样的:一路上学到大学,可能本科毕业后还想学物理,目标是居里夫人,可是白马王子不同意,他只想结婚有老婆。女性只有两个选择,那就是做居里夫人和放弃白马王子。然后结婚,结婚后爸妈都催着生孩子,生过孩子之后例行上班,打点家务,照看孩子,放弃很多机会,根本就没有自己学习充电的时间。这样到了四十多岁,孩子大了也离开家了,终于可以独立了,可是更年期又来了。等到更年期过了,自认为没有任何负担了,第二个青春期到了,可以一门心思工作了,对不起,退休年龄又到了,你比男性要早五年回家。女性就这样永远在成功的临界线上下波动,而男性则是一路飙升,对他们来说,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是一回事,没有什么要么这样,要么那样的选择。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中国农村女性受教育状况”的调查,考虑到农村受教育程度问题,我们给他们出个题目,就是画“我的家”。在画的过程中,女性非常注重细节,几扇窗户几个门,小鸡是什么颜色的,最后画了一幅规规矩矩、四四方方的农家小院。而男性那组画一交上来,我们都吃了一惊,他们几乎画了一幅地图。“我的家”只是在右下角的一个房子,其他的地方画满了商店、村委会、汽车站,还有什么石家庄、天津、北京、铁路等。在女性的画中,你可以看到,家就是她的全部,她不会轻易地作出任何离开家的决定;而男性的天地要宽广很多,好像家没有了随处都可以重新建一个。女性对家付出了所有的心血;而男性,家只是他事业的一部分。我有时候跟我先生吵架,他开玩笑说:“你可注意点啊,要是真离婚了,我找个20多岁的,你只能找个60岁的。”我一想也是,女性的选择真的是太少了。
我在2007年4月份参加过一个女校长论坛。有一个汕头大学的学生向我提问:在管理学校的同时,家庭是如何兼顾的,幸福吗?我则反问他,如果现在坐在他面前的是个男性校长,他会不会提同样的问题?有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经常被提问作为一个成功女性家庭生活幸福不幸福、家务劳动怎样分担等等。这些非常传统的、刻板的、习惯于针对女性的问题,就是我们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表现。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家庭责任到底是谁的?
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政府提出了“女性要走出家门干革命”的口号,中国妇女几乎一夜之间就全部解放了,但是,我们在推动妇女进入社会的同时,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没有一场同样声势浩大的运动,号召“男性走入家庭分担家务”。家务责任没有因为妇女分担了养家糊口的责任而由男性来分担,同时,这种家庭中的不平等关系又延伸到社会中。“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模式,使得女性先是在社会上,继之在家庭中都处于从属地位,人们对于妻子、母亲和丈夫、父亲的角色期望是不同的。
婚姻家庭研究中发现,我们国家的婚姻质量,男性的满意度高于女性。女性为什么婚后失落感强?角色冲突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对于妻子而言,要想保持工作和家庭的平衡只能是或者说永远是一个美好的神话。进入市场经济阶段,有人主张“让女性回家”以缓解就业压力。《中国妇女》杂志曾经有一个调查,对男性提问:你愿意你的妻子回家吗?百分之九十多的男性都选择的是愿意,但附加条件大多是将妻子的工资增加给自己,因为他们清楚,一个人的收入养活家庭是困难的。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迫于社会压力,不结婚不行,不生孩子不行,不做家务也不行。女性的工作时间占全球工作时间的67%,女性的收入占全球总收入的10%,女性文盲占世界文盲的2/3。这些就是女性生存的大环境。
当我们这样去看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有了一个新的分析范畴――社会性别。关于社会性别的争论有很多,社会性别是跟人的主观理解相关的,比如说我们评论某个人是“假小子”时,“假”字说明这个人的生理性别是女性,但是她的行为、性格等方面表现得又不像普通女性,这个“小子”的判断标准,就是一种主观理解和认识,所以我们在讨论社会性别时,脑海中对于男性应该怎样,女性应该怎样已经有了自己的规定,我们理解男性应该是这样的,我们就会按照这样的模式来培养一个男孩,女性也同样。如果任由一个自然人随意发展成社会人,可能最终他所形成的社会性别是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都是按照对一个人的社会性别期望进行固定化培养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提倡社会性别的平等,提倡的目的就是男女平等。只是女性单方面去探讨和呼吁,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目前,大多数人对于性别平等的认识是有偏颇的。“男女平等”已经提了很长时间,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大众理解为女人要跟男人一样。我非常反对这种观点,女性就是女性,我们强调的是差异下机会的平等。我们可以仔细地审视公共政策,比如说法律层面,我们国家有世界上第一部妇女权益保障法,但是它不能作为诉讼依据,不具有可操作性。现在企业中说“性别亏损”,一个单位中聘用的女性越多,“亏损”就越多,因为公司要负担更多的社会福利。这不是个人、单位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出台的关于女性休产假的政策,本意是要保护女性的,可是女性休假期间单位就需要雇用临时工,就产生一个成本核算的问题。北欧一些国家,它们是家庭产假,家庭中的男性和女性都可以休,产假期间休假一方由政府补贴工资。这样一来,用男用女就没有太大的差别了。所以,有的社会政策好像是对女性有利的,但实际上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我们不仅要做到法律上的平等,更重要的是事实上的平等。
作为女性来说,你工作做得很好就会被称为“女强人”、“女铁人”,这是很让女性反感的称呼。我信奉“温柔可以改变世界”,温柔不一定不坚强,不一定不自信,不一定没有个性。最后,用一首我自己很喜欢的诗来结尾: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坚强
因而讨厌柔弱的伪装,
定有一个男人意识到自己也有脆弱的地方,
因而不愿意再伪装坚强。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再扮演
幼稚无知的小姑娘,
定有一个男人想摆脱
“无所不晓”的高期望。
只要有一个女人讨厌“情绪化女人”的定型,
定有一个男人可以自由地哭泣和表现柔情。
只要有一个女人觉得自己为儿女所累,
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只要有一个女人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薪金,
定有一个男人不得不担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只要有一个女人想弄懂汽车的构造而得不到帮助,
定有一个男人想享受烹饪的乐趣却得不到满足。
只要有一个女人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
我喜欢这首诗,它所说的不仅是女人的解放,而是两性的解放。我经常说,男性一定要记住:女性不解放,男性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自由。性别平等,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两性的共同释放。
(摘自《北大讲座》第十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定价:22.00元)